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破除五唯顽瘴痼疾

发布时间:2020-06-19作者:设置

  原文载于《山东教育》(高教刊)2020年6月刊,作者:齐鲁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房保俊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克服“五唯”的重要讲话之后,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中国科协等部门也相继下发文件,着力破除“五唯”痼疾。五唯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,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,历经不断演变而固化下来,在中国科研评价体制中已经根深蒂固。从当前理论探讨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障碍来看,克服“五唯”并非轻而易举的事。破除“五唯”顽疾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追溯“五唯”诞生的根源、找出破五唯的关键所在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,真正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。

一、“五唯”产生的根源:人才评价的标准化

“五唯”的诞生与演变与中国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相伴相随,经历了从主观到客观、从行政评议到同行评议,进而到指标量化评价和科研计量评价的过程。诚然,在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,中国确实需要一种能在短期内让科研工作者脱颖而出,实现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数量急剧增加的人才评价制度。但这种评价制度发展到今天,在现代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过程中,过于强调简便性、客观性、量化与可比较性,强调高效率,以尽可能减少主观随意性和低效,而论文、学历、奖项等恰好能符合这些要求,这些带有可比较指标的显性项目,逐渐成为评价高校和人才的主要标准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,高校办学绩效评价、大学排名、学科评估、专业认证等各种评估的兴起,争相追逐这些显性量化指标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,且与资源分配机制纠缠在一起,既得利益者千方百计地维护“五唯”评价体系,而那些竞争者也拼命地通过“五唯”评价争取获利机会。于是,五个维度的多元评价,渐渐异化变形为刻板僵化的“五唯”,所有高校及个人被卷入五唯洪流,既深受其害又乐得其所。

二、破“五唯”的关键:进行人才分类评价

从“五唯”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看:三项是由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,即学位、帽子、奖项;论文(主要指SCI论文)则是国际同行评议;职称则是根据以上四项的量化累加、综合评审的结果。五者的关系是,学位需要论文,帽子需要其他四者,奖项需要其他四者,只有论文的发表不在体制内进行评价。从“五唯”评价的对象看,五个方面均是聚焦于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评价,这种标准化的评价体系,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便利性,但用同一把尺子去测量所有人才,看似“五唯”面前、人人平等,但却严重忽视了不同学科、不同类型人才之间的差异性。如在“唯论文”上,高校在人才引进和考核过程中,会明确要求发表多少篇几区论文或总影响因子需要在多少之上,但不同学科之间论文发表难度或表现形式差异很大,如计算机学科高水平论文首选往往是领域内的学术会议而不是期刊;从人才类型上看,有些是理论性人才,有些是应用型人才,拿着同一把尺子去衡量,不仅不科学不公平,更是失去了国家试行人才评价制度的初衷,导致许多科研人员忙于追求论文发表的速度与数量,而对于国家发展急需突破的卡脖子技术则研究动力不足。甚至在疫情防控最为危险的时刻,仍有高校为谁先发论文而争辩,有的人更是把科研论文的国际发表视为圭臬和光环。因此,要破除五唯的弊病,对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成为必然要求。

三、去化的根本:探索人才多元评价

“论文、帽子、职称、学历、奖项”作为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,走到今天一个人人喊打,并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,其关键在于一个字。五唯导致的工具理性主义倾向,把学者的科学探索和专业实践变得简单化、标准化和商品化,扭曲了科学探索的本质,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。对学术的追求被异化为对评价标准的追求,对学术创新的追求被异化为对学术资源的追求,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。去“唯”化的根本,在与对人才评价中要遵循人才成长成才的规律,建立科学、合理、多维的人才评价机制:一是需要进行全周期的人才评价。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是长期性和延续性的,当前的短期评价模式,使科研人员陷于各种考核指标中,急功近利、立竿见影的科研导向成为必然;二是需要进行多维度的人才评价,科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科研人员也存在各种不同的类型,各自的特长与优势,在教学、科研、社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,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;三是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人才评价。“五唯”评价的所有指标,均是科研人员产出的最终成果,这种评价方式只重结果不看过程,形成了“重外在轻内在、重功利轻价值、重短效轻长远”的不良风气,在成果导向评价同时,更应该关注科研人员的个体成长及其在科研过程中的潜在贡献。

破除“五唯”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,不能为破而破,在破与立之间要掌握好平衡点。去“唯”化的最终目的是将高校从各种评估中解放出来,将科研工作者从各种桎梏中解放出来,能够以一种更加自觉自在的姿态去追求学术,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科研大环境,使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能够回归学术、回归初心、回归本源,最大程度上激发和释放学术生产力。

 

返回原图
/